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
后疫情时代,学术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2021年AARE国际学术峰会,看见全球协作的新方式

2021年6月,一场没有边界的国际学术峰会如期举行。

不同于以往坐在会议中心、面对面交流的传统场景,这场大会的“主会场”存在于屏幕之中,连接着全球各地的学者、专家、青年研究者和行业实践者。“后疫情时代的学术协作:虚拟现实与健康科学”,这就是今年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Association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Exchange,简称AARE)国际学术峰会的主题。

这场峰会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聚会,更是一场对于“我们如何继续一起研究、一起进步”的思考。

 

疫情打乱节奏,但学术不能停

过去一年,世界变了。

国际出行受限,实验室关闭,学术合作中断。研究者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在没有线下会议、没有现场合作的条件下,全球科研协作如何继续?

AARE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转折点,决定以一场线上峰会为契机,汇聚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学科的声音,一起寻找答案。

于是,这场连接了全球数百位学者的在线学术峰会诞生了。

 

虚拟现实不只是技术,是未来协作的新可能

本次峰会的第一个重点话题,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如何支持未来学术研究。

很多人提到“VR”会想到游戏,但实际上,虚拟现实早已走进了科研。医学模拟、远程实验教学、虚拟田野调查……这些以前看起来“只能线下做”的事,正在被技术重构。

在会上,一位来自北欧的教育研究者分享了他们正在使用VR进行远程教师培训的案例;一位来自东南亚的医学专家演示了如何用沉浸式环境进行医疗流程模拟。

有代表指出,虚拟现实不只是临时替代线下的一种工具,而可能会成为新一代科研场景的常态补充。

 

科研不仅要快,更要“连得上”

第二个重点议题,是关于“科研基础设施”和“全球连通性”。

我们很容易看到一所著名高校通过高速网络运行国际合作项目,但在很多资源有限的国家,连得上视频会议,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有专家在峰会上直言:“我们不缺想法,不缺热情,缺的是参与的入口。”

AARE在会上提出,要推动“科研连接权”成为一种全球公共服务目标。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制度和资源再分配的问题。

为此,AARE宣布将与多方合作建设“科研互联实验室”,为来自欠发达地区的青年研究者提供远程协作平台与数据支持。

 

健康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

当然,后疫情时代谈科研,绕不开健康科学。

从公共卫生、心理健康,到社会复原力、医疗系统韧性,这些关键词贯穿整场峰会。

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分享了疫情中形成的合作模式——如跨国病毒监测网络、社区数据共享机制、开放疫苗研发协作等。

这些经验的背后,是一个清晰的趋势:未来的健康研究,一定不是某个学科、某个国家的单打独斗,而是全球系统的共同搭建。

 

青年参与,正在成为协作的主力军

令人欣喜的是,本次峰会有超过30%的参与者为3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来自包括肯尼亚、孟加拉国、智利、乌克兰在内的40多个国家。

他们中有人正在研究如何用开源数据监测空气污染,有人提出用在线协作平台解决跨时区团队项目分工的问题。

AARE在会上正式宣布启动“全球青年远程研究倡导计划”,计划提供:

1. 远程项目孵化支持;

2. 跨学科协作训练;

3. 全球合作导师网络;

4. 青年论坛与成果展示机会。

这不仅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信任:未来的科研合作者,不止来自熟悉的圈子,也可能来自世界的另一端。

 

四项行动计划,搭建起协作的新秩序

作为此次峰会的重要成果,AARE发布了以下四项未来行动:

1. 虚拟科研协作实验室(V-Labs)  

全球设点,支持资源受限地区的青年研究者进行远程项目合作。

2. 健康科学开放数据倡议  

推动建立公共健康相关数据的可访问、可重复使用机制,促进全球科研透明度。

3. 多语言协作机制建设  

搭建跨语言科研资源库和术语桥接系统,缓解非英语学者在国际平台中的“表达障碍”。

4. 全球虚拟同行评议试点  

开展远程双向评审实验,探索去中心化、分布式的科研成果评估模式。

 

后记:协作不是暂停,而是变形

AARE的这场会议不是“应急替代”,更像是一次系统更新。

它告诉我们:哪怕无法面对面,我们依然可以彼此倾听;哪怕不在同一城市,我们依然可以共同思考。

协作不止存在于教室和会议桌之间,它也可以穿过屏幕,穿过国界,穿过时差,成为我们共同面对不确定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

下一步,AARE将继续推进“数字科研公平年”计划,连接更多学术机构、社会组织和青年团队,探索真正没有壁垒的全球科研生态。

      因为AARE相信,知识无国界,合作促发展。

热门新闻
专家学者江西南昌探讨“AI+制造”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2025-10-20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联通生态论坛”20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重要嘉宾齐聚此间,深入探讨工业与AI、VR/AR融合的发展趋势。10月20日下午,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联通生态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文杰表示,本届大会以“VR让世界更精彩——VR+AI开启数智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产业融合,探讨创新路径,引领产业新方向。江西在区位、政策、世
新型编解码方案让DNA存储从容恢复高错误率数据
2025-10-18
记者10月1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应用数学中心与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华明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名为“StairLoop”的新型DNA存储方案,显著提升了在高错误率合成环境下的数据恢复能力。图为体外存储实验编码框架。随着全球数据存储需求飞速增长,传统的存储介质逐渐面临瓶颈,DNA因其存储密度高、稳定性强、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存储技术的重要方向。然而,DNA存储
多国市长聚首西安 畅谈城市发展“锦囊妙计”
2025-10-17
“在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伊朗与中国的城市间藏着无限合作潜能。多国城市‘掌舵人’跨越山海,齐聚古城西安,分享城市建设的实践智慧,在交流中增进互信,在共识中推进合作。”伊朗德黑兰市市长阿里礼萨·扎卡尼向中新网记者说。10月17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市长对话”活动现场。当日,2025年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理事会会议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城市之桥”十周年特别活动期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