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案例库
产学研案例库
“EduMind”:中英高校联合打造的智能学习平台

一、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教育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智能学习技术正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学习行为。个性化学习路径、AI辅助教学、数据驱动评估等新理念正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动力。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远程与混合学习需求激增,如何构建真正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数字教育生态成为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

为推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智能化教学系统的国际合作路径,技术研究平台牵头组织中英两国多所高校与教育科技团队,联合开发“EduMind”智能学习平台。项目旨在构建一个跨文化、跨学科、跨院校的在线教学系统,集成AI驱动学习路径规划、知识图谱构建、学习数据分析、智能评估反馈等模块,为高等教育赋能。

 

二、参与单位

1. 学术方(中英双方):分别负责平台的教育理论架构设计、学习行为研究与AI算法优化,包括学习路径模型设计、知识图谱构建等。

2. 技术团队:负责系统平台开发、算法部署、界面设计与功能测试,确保平台具备高度可用性、交互性与可扩展性。

3. 应用院校:提供真实教学课程、教师与学生用户数据,参与平台试运行与教学反馈,为系统优化提供第一手材料。

4. 平台支持:由技术研究平台协调各方合作、推动成果转化、组织项目评估与国际会议展示。

该项目体现了典型的“教育+技术+国际协作”融合发展模式,为国际化教育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框架。

 

三、合作模式

“EduMind”项目采用“联合研发—双校试点—多地推广”的推进机制:

1. 联合设计与开发:中英高校协同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学习路径算法框架与知识图谱构建逻辑,形成统一教学数据模型。

2. 系统搭建与算法集成:技术团队基于开源教育技术架构,搭建智能学习平台原型,接入多种AI模块,包括自适应学习、实时答疑、行为分析等功能。

3. 试点运行与反馈优化:在两国合作高校中选取若干课程开展线上教学试点,实时跟踪学习行为与教学数据,收集师生使用反馈,快速优化系统功能。

4. 成果固化与推广机制设计:形成平台操作手册、功能标准、课程适配指南,为后续在其他国际项目中的应用奠定标准化基础。

通过这种多维度合作机制,项目实现了从理念设计到系统实施再到国际落地的完整闭环。

 

四、研究与技术亮点

自适应学习路径推荐引擎:基于学习者历史行为数据与认知负荷评估,动态调整学习路径与内容推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1. 跨语言知识图谱构建:联合构建多语言、多学科的教育知识图谱,支持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教学内容联通与迁移,提升系统的国际适应能力。

2. 智能学习分析仪表盘:集成学习行为可视化、情绪识别、进度追踪等功能,供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实现精准教学干预。

3. AI教师助手模块:支持智能作业批改、即时答疑、参考资料推荐等功能,显著提升教师教学效率与教学服务覆盖度。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强化了平台的智能化能力,也提供了面向全球化教育的可持续架构。

 

五、应用成果

1. 课程上线:首批上线30门课程,覆盖教育学、人工智能、商业分析、跨文化交流等方向,支持双语教学与互动式在线学习。

2. 用户参与度高:试点阶段累计超1,000名中英学生注册使用,平均学习完成率达到83%,显著高于传统MOOC平台。

3. 教学反馈积极:教师反馈称系统的学习可视化与智能分析工具显著提升了教学掌控感与个别化教学策略制定能力。

4. 系统稳定性强:平台系统平均响应时间低于200ms,支持高并发用户访问,具备国际化部署能力。

5. 资源共享成效显著:双方高校开始基于平台进行课程共建、教材共享、教师联合授课等合作机制,初步实现教育资源互补。

 

六、社会与政策影响

推动教育公平与国际化:项目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国共享,为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提供数字化解决路径。

助力高校数字转型:推动传统高校从“课程上网”向“智能教学”转型升级,增强高校在全球教育竞争中的技术能力与教育服务能力。

促进教育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形成的部分平台架构与接口规范,已被纳入国际教育技术标准讨论范畴,为后续教育平台标准化提供参考。

文化交流与人才融合平台:通过中英师生在线互动与跨国课程协作,有效促进跨文化理解与国际人才培养,提升全球胜任力。

 

七、后续发展规划

1. 功能模块拓展:将进一步开发沉浸式学习空间(如VR课堂)、多语言语音识别互动系统等先进功能,提升学习体验。

2. 更多国际合作接入:计划引入第三国高校参与平台共建,推动多国多校共享课程资源与教学模型,形成跨区域教育网络。

3. 成果评估体系构建:开发一套涵盖学习成效、行为特征、教学反馈等维度的智能教育评估体系,辅助政策制定与资源配置。

4. 商业化与公益路径并行:探索“高校合作+企业服务+公益教育”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平台服务广度与深度。

热门新闻
专家学者江西南昌探讨“AI+制造”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2025-10-20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联通生态论坛”20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重要嘉宾齐聚此间,深入探讨工业与AI、VR/AR融合的发展趋势。10月20日下午,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联通生态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文杰表示,本届大会以“VR让世界更精彩——VR+AI开启数智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产业融合,探讨创新路径,引领产业新方向。江西在区位、政策、世
新型编解码方案让DNA存储从容恢复高错误率数据
2025-10-18
记者10月1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应用数学中心与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华明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名为“StairLoop”的新型DNA存储方案,显著提升了在高错误率合成环境下的数据恢复能力。图为体外存储实验编码框架。随着全球数据存储需求飞速增长,传统的存储介质逐渐面临瓶颈,DNA因其存储密度高、稳定性强、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存储技术的重要方向。然而,DNA存储
多国市长聚首西安 畅谈城市发展“锦囊妙计”
2025-10-17
“在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伊朗与中国的城市间藏着无限合作潜能。多国城市‘掌舵人’跨越山海,齐聚古城西安,分享城市建设的实践智慧,在交流中增进互信,在共识中推进合作。”伊朗德黑兰市市长阿里礼萨·扎卡尼向中新网记者说。10月17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市长对话”活动现场。当日,2025年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理事会会议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城市之桥”十周年特别活动期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