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金融街论坛年会聚焦金融法治保障 推动金融领域良法善治

更新时间:2021-1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136 次

“治理体系与金融安全”平行论坛在京举办。 论坛组委会供图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陈杭 夏宾)20日至22日,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举行。由北京金融法院作为特邀承办单位的“治理体系与金融安全”平行论坛顺利召开。

  金融街论坛创立于2012年,自2020年起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专业论坛,成为北京市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和专业品牌。

  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主题为“经济韧性与金融作为”,平行论坛版块规模进一步扩大,特别以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为契机,聚焦金融法治保障,增加议题设置与安排,彰显法治在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作为。其中,北京金融法院负责4个议题的策划与执行。

  进一步加强金融法律域外适用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法律体系逐步健全,为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说。金融是重规划、强监管、硬约束的领域,金融改革与发展需要法律的引导、规范和保障。

  他表示,金融立法要着眼于服务金融行业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增强改革的穿透力和实效性,促进金融稳定健康发展;要注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强金融法律的域外适用问题研究,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要注重质量和效率,推进立法精细化,提高立法效率,满足实践需求;要牢固树立系统性观念,加强协调配合与协同发力,集中攻关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金融立法进程。

  推进完善金融案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贺小荣称,人民法院要更好发挥金融民事审判职能,依法平等保护各方主体合法权益,健全证券集体诉讼制度,依法维护股、债、汇市场平稳运行;要更好发挥金融行政审判职能,依法审理涉金融监管机构行政案件,实质化解金融行政纠纷。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审判工作机制,加强金融审判队伍建设,完善金融司法国际交流协作机制;要强化金融审判与金融监管的衔接配合,推进完善金融案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人民法院和金融监管机构要为相关法律的制定、修改积极建言献策,促进完善金融法律制度。

  妥当运用刑事政策维护企业权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孙谦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方面,要突出重点惩治严重金融犯罪,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要妥当运用刑事政策维护企业权益,准确把握金融活动中罪与非罪界限,依法保障合法合规的金融创新,坚决遏制徒有虚名的“伪创新”。

  孙谦称,要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少捕慎诉慎押等刑事政策,运用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最大限度让涉案企业能够保持正常经营。要加强对金融犯罪背后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研判,继续以检察建议推动、支持有关部门依法完善监管,把防范工作做得更早、更实。

  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规则

  “要更加注重金融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良法善治保障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炤表示,要依法保障金融业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司法部将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起草《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监管职责,促进地方金融组织规范发展。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刘炤提到,目前,司法部会同人民银行正在加快《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条例》的审查制定工作,以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规则,防范支付风险,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北京明确规定“7+2+N”监管对象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清称,北京市以“两区”建设为主阵地,注重发挥法治的保驾护航作用,健全地方金融监督管理体系,持续赋能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发展与大国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业。

  张清表示,北京市颁布实施《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7+2+N”的监管对象以及行为规范、监管措施、风险防范及处置、法律责任等问题,约束地方金融组织经营行为、统一全市监管指标,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推动北京地方金融监管制度新变革,打造健全完备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促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金融领域良法善治

  除“高峰对话:法治协同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议题外,北京金融法院承办的其他三个议题分别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法治保障”“金融风险防范的法治路径”“金融双向开放的法治合作”,紧密围绕防控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突出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来自法律、金融、企业及学术界的20多位嘉宾,从多角度阐述了法治对于金融市场的引导规范作用、对于金融风险防范的保障作用以及对于金融创新的促进作用。

  北京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慧永表示,北京金融法院和北京证券交易所相继设立,丰富了资本市场格局,健全了金融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功能建设,也为北京“两区”建设提供了动能支撑和有利条件。

  蔡慧永称,实现金融领域的良法善治,需要立法、执法、司法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以及从事金融法治理论和实务研究的学者、广大金融行业从业者与社会各界的群策群力,也需要加强国内国际的双向交流,积极参与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完)

热门新闻
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8
  记者15日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
太阳系外“起点时刻”现象首次捕获
2025-07-18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首次精准捕获到太阳系外一个新生恒星及其行星系统形成的“起点时刻”现象。他们借助欧洲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望远镜和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观察到第一批行星形成物质(刚开始凝固的高温矿物)的诞生。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如此早期的阶段识别出一个行星系统,为了解太阳系早期历史打开了一扇窗。  这个新生的行星系统正围绕HOPS-315形成。HOPS-315是
两部门发文攻关十大产业计量问题
2025-07-18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仪器仪表等10个重点产业领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