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动物实验显示:电流重塑角膜技术能有效矫正视力

更新时间:2025-08-20     阅读:588 次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不少人选择通过LASIK等激光矫正技术矫正视力。但这种手术需切削角膜组织,存在一定风险。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通过电流重塑角膜,而不是切割角膜的“去激光化”视力矫正新技术。相关成果18日在美国化学会秋季年会上公布。

人类角膜是位于眼睛前部的一种透明拱形结构,其作用是折射环境光线并将其聚焦到视网膜上,再传送到大脑形成图像。如果角膜形状异常,就无法正确聚焦光线,从而导致视力模糊。LASIK手术通过激光去除部分角膜组织以矫正角膜形态。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手术相对安全,但其仍存在局限和风险,而且激光切割角膜会削弱眼睛的结构稳定性。

研究人员此次探索的是一种名为“电—机械重塑”的方法,其原理是许多富含胶原蛋白的组织(包括角膜)依靠带相反电荷分子的吸引力维持形态,当在组织中施加电流时,会改变其pH值,使这些分子间的吸引力暂时减弱,从而让组织变得柔软可塑。当pH值恢复后,组织则固定在新形态上。

在最新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制作了特殊的铂金“隐形眼镜”。它们既能作为角膜矫正形态的模具,又能作为电极。当研究人员把铂金镜片戴到兔眼角膜上,并置于模拟眼泪的盐溶液中时,镜片在电位作用下引发精确的pH值变化。经过约1分钟,角膜的曲率就顺应了镜片的形状。这个过程所需时间与LASIK相当,但步骤更少、设备更廉价,而且不需要切口。

实验中,12只兔眼中有10只模拟了近视情况。结果显示,这些“近视眼”在处理后均达到了预设的聚焦效果,意味着其恢复了清晰视力。同时,研究人员通过严格控制pH值梯度,确保角膜细胞在处理后仍能存活。进一步实验还表明,该方法能逆转部分由化学损伤造成的角膜混浊,而这一病症目前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治疗。

尽管初步成果令人鼓舞,但研究人员强调,实验仍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下一步,他们将测试该方法在不同类型屈光不正(如远视和散光)中的适用性。

热门新闻
专家学者江西南昌探讨“AI+制造”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2025-10-20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联通生态论坛”20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重要嘉宾齐聚此间,深入探讨工业与AI、VR/AR融合的发展趋势。10月20日下午,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联通生态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文杰表示,本届大会以“VR让世界更精彩——VR+AI开启数智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产业融合,探讨创新路径,引领产业新方向。江西在区位、政策、世
新型编解码方案让DNA存储从容恢复高错误率数据
2025-10-18
记者10月1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应用数学中心与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华明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名为“StairLoop”的新型DNA存储方案,显著提升了在高错误率合成环境下的数据恢复能力。图为体外存储实验编码框架。随着全球数据存储需求飞速增长,传统的存储介质逐渐面临瓶颈,DNA因其存储密度高、稳定性强、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存储技术的重要方向。然而,DNA存储
多国市长聚首西安 畅谈城市发展“锦囊妙计”
2025-10-17
“在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伊朗与中国的城市间藏着无限合作潜能。多国城市‘掌舵人’跨越山海,齐聚古城西安,分享城市建设的实践智慧,在交流中增进互信,在共识中推进合作。”伊朗德黑兰市市长阿里礼萨·扎卡尼向中新网记者说。10月17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市长对话”活动现场。当日,2025年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理事会会议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城市之桥”十周年特别活动期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