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混合芯片实现太赫兹波与光信号双向转换,有望推动超高速通信和计算设备研发

更新时间:2025-08-07     阅读:308 次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合作,研制出一款新型集成芯片,实现了太赫兹波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有助推动超高速通信、测距、高分辨光谱以及超快计算等领域的发展。

太赫兹波与光在频率范围和产生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太赫兹波指频率在0.1太赫兹(1012赫兹)至10太赫兹之间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微波(用于WiFi等电信技术)与红外线(用于激光器和光纤)之间。光是指电磁波谱中的可见光部分。虽然太赫兹波在6G通信、无损检测、医疗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如何让其与现有光通信技术无缝衔接,一直是困扰科学家的难题。

2023年,该研究团队曾利用超薄铌酸锂光子芯片,实现了激光调控太赫兹波的突破。如今,他们更进一步:新型集成芯片就像为两种电磁波打造了“双语翻译器”,不仅能让光“说”出太赫兹波,还能把太赫兹波“译”回光信号。这种双向转换能力,标志着太赫兹—光融合技术迈上新台阶。

该芯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团队在此前研制出的铌酸锂芯片上,精巧设计了两种微米级结构:形同微型天线的传输线负责引导太赫兹波;相邻的光波导则像光纤般约束光波。二者“比邻而居”,实现了太赫兹波和光以最小的能量损失相互作用和转换。这种设计犹如在芯片上建造了“立体交通网”,让不同频段的电磁波各行其道又相互连通。

该芯片可用于开发太赫兹基雷达,实现毫米级误差测距。此外,由于“体型”小巧,还可与激光器、光调制器和探测器等光子设备兼容。进一步缩小该芯片尺寸后,可无缝集成到自动驾驶汽车中使用的下一代通信和测距系统,也有望在6G高速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热门新闻
专家学者江西南昌探讨“AI+制造”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2025-10-20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联通生态论坛”20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重要嘉宾齐聚此间,深入探讨工业与AI、VR/AR融合的发展趋势。10月20日下午,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联通生态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文杰表示,本届大会以“VR让世界更精彩——VR+AI开启数智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产业融合,探讨创新路径,引领产业新方向。江西在区位、政策、世
新型编解码方案让DNA存储从容恢复高错误率数据
2025-10-18
记者10月1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应用数学中心与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华明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名为“StairLoop”的新型DNA存储方案,显著提升了在高错误率合成环境下的数据恢复能力。图为体外存储实验编码框架。随着全球数据存储需求飞速增长,传统的存储介质逐渐面临瓶颈,DNA因其存储密度高、稳定性强、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存储技术的重要方向。然而,DNA存储
多国市长聚首西安 畅谈城市发展“锦囊妙计”
2025-10-17
“在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伊朗与中国的城市间藏着无限合作潜能。多国城市‘掌舵人’跨越山海,齐聚古城西安,分享城市建设的实践智慧,在交流中增进互信,在共识中推进合作。”伊朗德黑兰市市长阿里礼萨·扎卡尼向中新网记者说。10月17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市长对话”活动现场。当日,2025年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理事会会议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城市之桥”十周年特别活动期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