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我国科学家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

更新时间:2025-10-09     来源:科技日报     阅读:403 次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对数据存取性能提出极致要求,而目前速度最快的存储器为易失性存储器,速度为1-30纳秒,断电后数据会丢失。传统闪存不会轻易丢失数据,但工作效率落后于芯片算力10万倍以上。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周鹏-刘春森团队率先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解决了存储速率上的技术难题。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8日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上。

这是复旦大学继“破晓(PoX)”皮秒闪存器件问世后,在二维电子器件工程化道路上再获里程碑式突破。今年4月,周鹏-刘春森团队于《自然》期刊提出“破晓”二维闪存原型器件,实现了400皮秒超高速非易失存储,这是迄今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为打破算力发展困境提供了底层原理支撑。研究团队认为,若要加快新技术孵化,就要将二维超快闪存器件充分融入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统半导体生产线。

 

封装后的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带PCB板)。复旦大学供图

然而,CMOS电路表面有众多元件,如同一个微缩“城市”,既有高楼也有平地;而二维半导体材料厚度仅1到3个原子,如“蝉翼”般纤薄脆弱,若直接将其铺在CMOS电路上,材料很容易破裂。如何将二维材料与CMOS电路集成且不破坏其性能,是团队需要攻克的核心难题。

“我们没必要去改变CMOS,而需要去适应它。”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副院长周鹏介绍,团队从具有一定柔性特点的二维材料入手,通过模块化集成方案,先将二维存储电路与成熟CMOS电路分离制造,再通过微米尺度的高密度单片互连技术实现完整集成,使芯片集成良率超过94%。

这一成果将二维超快闪存与成熟CMOS的工艺深度融合,攻克了二维信息器件工程化的关键难题,率先实现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的研发。产业界相关人士认为,这种芯片可突破闪存本身在速度、功耗、集成度上的平衡限制,未来或可在3D应用层面带来更大市场机会。

      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用3-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热门新闻
专家学者江西南昌探讨“AI+制造”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2025-10-20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联通生态论坛”20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重要嘉宾齐聚此间,深入探讨工业与AI、VR/AR融合的发展趋势。10月20日下午,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联通生态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文杰表示,本届大会以“VR让世界更精彩——VR+AI开启数智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产业融合,探讨创新路径,引领产业新方向。江西在区位、政策、世
新型编解码方案让DNA存储从容恢复高错误率数据
2025-10-18
记者10月1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应用数学中心与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华明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名为“StairLoop”的新型DNA存储方案,显著提升了在高错误率合成环境下的数据恢复能力。图为体外存储实验编码框架。随着全球数据存储需求飞速增长,传统的存储介质逐渐面临瓶颈,DNA因其存储密度高、稳定性强、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存储技术的重要方向。然而,DNA存储
多国市长聚首西安 畅谈城市发展“锦囊妙计”
2025-10-17
“在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伊朗与中国的城市间藏着无限合作潜能。多国城市‘掌舵人’跨越山海,齐聚古城西安,分享城市建设的实践智慧,在交流中增进互信,在共识中推进合作。”伊朗德黑兰市市长阿里礼萨·扎卡尼向中新网记者说。10月17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市长对话”活动现场。当日,2025年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理事会会议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城市之桥”十周年特别活动期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