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
重塑未来的资源共享方式? ——一场关于“碳中和”与“Web3”的国际峰会,给出的五个回答

时间:2022年4月14日–16日  

地点:中国·北京(主会场) + 全球线上同步接入  

主办: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Association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Exchange,简称AARE)  

主题:碳中和与Web3:重构学术资源生态

 

2022年春天,在北京,一场跨界而前瞻的国际会议吸引了全球目光。“碳中和”与“Web3”,这两个原本属于不同领域的关键词,在AARE国际峰会的议题框架下,被放置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学术研究的资源系统该如何重建?

这不是一次单纯的技术研讨会,也不是气候论坛的再版,而是一次系统性思考:在一个趋于去中心化的时代,知识该如何被创造、流通、共享?

我们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整理本次会议提出的核心议题与共识,也许能为关注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变革的你,提供一些启发。

 

Q1:为什么“碳中和”会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话题?

AARE回应:不仅仅是能源与产业,知识体系本身也消耗资源。学术出版的碳排放、会议出行的环境代价、大型科研设备的能耗,这些看似“间接”的碳足迹,正在被越来越多研究机构纳入内部考核体系。

 

而更重要的是:知识生产如何支持绿色转型?

会议上提出,科研资金、学术评价、论文方向等关键制度节点,是否对绿色转型有正向激励?研究是否真正服务了“气候正义”?这才是“碳中和进入学术”背后的深层议题。

 

Q2:Web3 和学术有什么关系?不就是币圈概念吗?

不是。AARE这次峰会的最大亮点就是,把Web3还给“协作工具”的原意。会议中,多个团队展示了基于区块链的科研协作平台原型,例如:

1. 去中心化研究数据托管平台;

2. 利用智能合约进行项目协作与贡献记录;

3. 可公开追溯的科研成果共享链;

4. 去中心化科研资助分发模型(token-based governance);

其核心逻辑是:打破传统科研体系中“信息不对称”“成果集中化”“资源垄断”的结构问题,让研究更开放、协作更透明、成果更易流通。

一句话总结:Web3不是“币”,而是一种“去权威化”的组织方式,而科研恰恰最需要这种重新设计。

 

Q3:会议上有哪些真实案例让人印象深刻?

案例1|开放实验室能源数据联盟(OpenLab-Energy)  

由多个城市高校联合构建的能耗数据共享平台,通过链式记录提升数据可信度,并用于建筑节能改造模拟。

案例2|绿色科研出行积分系统(GreenScholar Score)  

参会者以绿色出行方式(如高铁、虚拟会议)可获得“碳中和积分”,用于兑换项目申请优先权,已在欧洲试点。

案例3|去中心化论文审稿平台(PeerChain)  

由学者共建,采用匿名+公开记录机制,提升同行评审过程的透明度与公平性,减少“审稿权垄断”现象。

这些都不是“未来幻想”,而是正在运行或即将上线的项目,让“可持续+技术”不再只是口号。

 

Q4:讨论最终达成了什么共识?

会议最后,各方在以下五个维度达成初步共识:

1. 科研系统也需承担碳责任:从经费评估、设备使用到会议机制,科研领域应设立绿色绩效指标。

2. 数据应被共享,且可验证:推动构建“科研数据链”,让数据开放不再依赖平台意愿,而成为制度默认。

3. 协作不等于集中:去中心化不等于混乱,而是让权力在社区内部更合理流动,科研也适用。

4. 科研贡献应可计量多元价值:技术可以帮助识别协作背后的真实劳动,鼓励跨学科与跨区域合作。

5. 制度设计不能“只为中心机构服务”:Web3提供了一种“让弱者拥有权利”的设计灵感,应被用于修正现有不公。

 

Q5:会议之后,AARE会做什么?

作为后续行动,AARE在会上宣布:

1. 将启动“去中心化科研资源生态计划(DeReS)”,联合全球多家机构开发开放科研通证(ORC Token)机制试点;

2. 联合启动“绿色科研指数建设联盟”,设立以碳减排、开放性、协作度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新指标;

3. 开设“Web3与学术系统革新”系列工作坊,在拉美、东南亚、北欧设立区域节点,探索本地化制度路径。

这不是闭门讨论,而是开启“共建实验”的前奏。

 

知识,也需要被去中心化地“呼吸”

“绿色发展”不再是某个行业的责任,当“Web3”不再是投机的代名词,而是被带回“协作的原点”——我们也许正在走向一个新的知识生态。

它不是把过去推倒重来,而是在旧有系统之上,打通新的连接方式、共享逻辑与价值分配路径。

AARE这场“碳中和 + Web3”的全球对话,是一个信号:未来的科研,不能只是成果导向,更要结构公平;不能只是速度优先,更要共享为本。

      因为每一个知识节点,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份协作努力,都应该留下痕迹。

热门新闻
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8
  记者15日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
太阳系外“起点时刻”现象首次捕获
2025-07-18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首次精准捕获到太阳系外一个新生恒星及其行星系统形成的“起点时刻”现象。他们借助欧洲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望远镜和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观察到第一批行星形成物质(刚开始凝固的高温矿物)的诞生。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如此早期的阶段识别出一个行星系统,为了解太阳系早期历史打开了一扇窗。  这个新生的行星系统正围绕HOPS-315形成。HOPS-315是
两部门发文攻关十大产业计量问题
2025-07-18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仪器仪表等10个重点产业领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