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
技术需要被理解得更深,AARE广州峰会聚焦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伦理边界

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媒体中心 | 广州报道

人工智能正在重构行为模式,区块链正在重构信任机制。但当技术愈发深入社会肌理,我们是否也在同步构建理解它们的能力与规则?

2016年5月18日至20日,由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AARE)主办的“人工智能伦理与区块链学术峰会”在广州举行。会议主题明确而直指核心:技术如何服务社会,而非置身其外。

此次峰会吸引了来自亚洲、欧美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及科技企业代表,围绕算法伦理、系统责任、平台治理、社会可控性等议题进行深度探讨。

 

AI不是黑箱,区块链也不只是代码  

“社会责任,不能成为技术之后的补丁。”

从医疗到金融,从司法到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普及正改变社会运行的每一个层面。然而,与其技术爆发相对应的,是伦理规范、法律制度与公众理解的滞后。

在主论坛上,多位与会者指出,当前大多数智能系统的开发仍以效率优先逻辑驱动,缺乏对偏见、可解释性、公众参与的系统性设计。

有观点提出:在算法被大规模部署前,应建立一套“前置伦理评估机制”,以确保其决策逻辑、风险预设与社会适配度处于可控状态。

与此类似,区块链作为另一项核心技术,其“去中心化”优势广受推崇,但同时也引发治理模糊、责任逃逸与技术不透明等新问题。

部分研究代表呼吁,不应仅关注区块链的经济价值,更要深入其制度结构与权力分布逻辑,避免“去中心”反而成为“新集中”。

 

三天三组关键词——“技术 + 社会”的交集,被真实撕开

在为期三天的议题推进中,AARE将讨论结构划分为三个关键词模块,帮助与会者从不同视角切入:

1. 制度设计: 如何在法律空档期内预设技术的行为边界?  

2. 算法公正: 谁在训练模型?训练了什么?它将为谁服务?  

3. 平台治理: 区块链系统能否承载民主协商与公开问责?

围绕这三个核心问题,12场专题小组对话、2场夜间闭门讨论和1次“公众技术信任指数”数据展示相继展开,现场频频爆发观点交锋。

“智能司法系统与伦理反思”环节中,技术专家与法学研究者就“AI是否可以参与判案”展开争论。一方强调效率与一致性,另一方则指出AI缺乏价值判断与同理心,无法处理模糊复杂的社会语境。

同样在“区块链社会治理可能性”讨论中,有人质疑现有系统对大多数用户仍属“技术黑箱”,并未实现真正的开放协作与民主化。而这正说明,技术治理的难题已超出工程范畴,进入了制度与文化的领域。

 

发布一项框架,也播下一个提问

峰会最后一日,AARE发布《智能技术与社会责任研究框架(试行)》,明确提出5个关键研究方向,并计划于未来一年内在多国启动合作项目,包括:

1. 人工智能系统偏见识别机制研究  

2. 区块链平台的分布式治理设计  

3. 技术伦理课程与公众教育  

4. 多利益相关方参与式评估机制  

5. 数据开放、算法透明的制度推进路径

与此同时,AARE还提出设立“技术社会责任青年基金”,鼓励年轻研究者和技术从业者共同探索“以人为本的技术叙事”。

该框架的发布,也意味着AARE将未来科技议题纳入其长期研究战略核心。

 

不为技术加锁,而为社会加护

本次峰会不仅是技术讨论的集合地,更是一次认知方式的集体转向:从技术崇拜走向社会嵌入,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伦理,从单点创新转向结构协作。

广州会场外,数据在流动,算法在运算,区块链在迭代。但在会场内,更深的讨论在展开——我们应当如何与技术共同生活?

AARE本次峰会,也许无法给出所有答案,但它至少明确了一件事:真正值得期待的科技,不只是强大本身,而是它被怎样使用、为谁服务。

热门新闻
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8
  记者15日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
太阳系外“起点时刻”现象首次捕获
2025-07-18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首次精准捕获到太阳系外一个新生恒星及其行星系统形成的“起点时刻”现象。他们借助欧洲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望远镜和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观察到第一批行星形成物质(刚开始凝固的高温矿物)的诞生。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如此早期的阶段识别出一个行星系统,为了解太阳系早期历史打开了一扇窗。  这个新生的行星系统正围绕HOPS-315形成。HOPS-315是
两部门发文攻关十大产业计量问题
2025-07-18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仪器仪表等10个重点产业领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