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海蛇尾全球分布与进化关系图绘出,揭示海洋生物全球连通性

更新时间:2025-08-01     阅读:183 次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研究团队首次绘制出海蛇尾的全球分布与进化关系图谱。这项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杂志的研究表明:在寒冷、黑暗、高压的深海世界中,海洋生物间的联系远比人类想象的更为紧密。

海蛇尾这种古老的多棘动物已在地球上生存了4.8亿年,从浅海到水下3500多米的深渊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全球48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2699份标本——这些标本来自332次科考航行的采集,揭开了这种深海动物的迁徙之谜。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既无鳍又无翼的生物,竟能通过深海洋流实现跨洋迁徙,其幼体在冷水中的超长存活期成为它们“免费搭乘”洋流的关键。

这项研究打开了观察海洋生物演化的新窗口。深海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孤立世界,而是一条四通八达的“生物高速公路”。值得注意的是,温带深海的生物群落表现出惊人的全球关联性,比如澳大利亚南部海域的生物与北大西洋的“远亲”保持着密切的进化联系。

不过研究也指出,深海生态系统并非完全均质。物种扩散的同时,环境变迁、地质事件等因素仍在塑造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在深海采矿和气候变化双重威胁下,这项研究对保护深海生命具有重要启示。

研究团队表示,该成果不仅刷新了人类对深海生物进化的认知,更彰显了博物馆藏品的永恒价值。这些静默的标本,正通过国际合作讲述着地球生命的史诗,为人类指引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热门新闻
量子平台让分子“心跳”清晰可辨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量子平台,犹如为分子振动装上了“量子扩音器”,使原本微弱的分子“心跳”变得清晰可辨。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的研究成果,有望催生新一代量子传感器,并开启疾病早期诊断的新纪元。分子振动是分子内的原子微小而独特的运动,这就像每个分子的“身份密码”。通过识别这些独特的密码,可揭示出感染、代谢紊乱,甚至癌症等疾病信号。传统红外光谱和
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揭示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自然》20日的论文报告了一次罕见的宇宙事件:一颗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发时,“自曝”其内部结构,从而向人们揭示了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该研究对恒星演化提供了新见解,证实了对恒星临近生命末期结构的预测。在天文学领域,大质量恒星一直是研究重点。这类恒星通常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目前对于这一类恒星“诞生”与“终结”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理论分歧。人们预测,生命末期的大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2025-08-20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究竟是什么让人脑与众不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名为HAR123的小型DNA片段,这将是解开人类大脑独特性之谜的关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最新研究表明,HAR123并非普通基因,而是一个精妙的“大脑发育调控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精确指导脑细胞的生成方式和比例分配。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版本的HAR123与黑猩猩的表现大相径庭,这种差